- 友情鏈接: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指下肢動脈內壁上形成的動脈硬化斑塊向血管內增生、突起,隨著斑塊不斷擴大和繼發血栓形成,使血管變得狹窄,血液流速減慢,遠端血流量進行性減少,當狹窄達到一定程度,甚至形成管腔閉塞時,供給下肢的血流量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下肢就會出現慢性或急性的缺血癥狀,包括下肢發涼、麻木、腿部肌肉痙攣,運動后甚至休息時的酸痛,最終導致足部潰瘍或壞死。多見于大于50歲、吸煙、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的人群。
當你或親友出現下述癥狀時,應引起注意,及時求醫。
輕微癥狀期:患肢皮溫降低,怕冷,或輕度麻木,活動后易感疲乏,外傷后傷口難以愈合。
間歇性跛行期:行走時小腿肌肉痙攣、疼痛及疲乏無力,需停止行走,休息片刻后,癥狀緩解才能繼續活動,如再行走一段距離后,癥狀又重復出現。
靜息痛期:當病變進一步發展,而側枝循環建立嚴重不足,患肢處于嚴重缺血狀態,即使休息時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覺異常。
組織壞死期:血管病變發展至閉塞,出現營養障礙,肢體出現潰瘍或壞疽,嚴重者出現全身中毒癥狀,需截肢以阻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治療
保守治療:改進生活習慣,進行降壓、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療,延緩動脈硬化閉塞的進程。
物理治療:適當進行體育鍛煉,理療及按摩,幫助側枝循環的建立,改善缺血。
外科手術:常見有血管內膜剝脫術、血管旁路術等,創傷大,麻醉復雜,年老、體弱、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難以耐受。
介入治療: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微創療法,開通閉塞血管,恢復血流,促進傷口愈合,避免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包括經皮血管腔內球囊成形術和支架成形術。
經皮腔內血管球囊成形術:通過患者大腿根部穿刺,將一個較小的球囊放置動脈狹窄段內,擴張球囊,使血管恢復通暢。
經皮腔內血管支架成形術:狹窄或閉塞的動脈經球囊擴張后,將一金屬支架置入狹窄動脈段內,對該段動脈作永久性支撐,恢復血流。
如何預防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保持生活規律,合理飲食,戒煙限酒
?適當鍛煉可避免肥胖,防止血管老化
?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調整情緒,避免長期壓抑、緊張
?秋冬季節注意保暖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技術支持:大眾世紀
地址:廣東省韶關市東堤南路三號 粵ICP備19085087號公共交通線路:1路、2路、12路(環城北)、14路、38路
咨詢電話:8878120(全天) 急救電話:8877120 醫院辦公室:8875080 (辦公)體檢咨詢電話:8910567 投訴電話:8910385 8875080